其他优秀教师代表

发布者:文物保护考古学院发布时间:2024-12-04浏览次数:10

其他优秀教师代表

副院长 侯贤俊

侯贤俊,男,汉族,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毕业于山东大学中国史专业。20159月参加工作,历任东方文化创产学院学工办主任、文化与旅游学院综合办主任、文物保护考古学院综合办主任、文物保护考古学院副院长等职。现分管教学、科研、专业建设、继续教育、国际合作、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等工作。

参加工作以来先后获得:学校“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优秀党员”、“最美教师”、“优秀心理工作者”、“征兵工作先进个人”;洛阳市“征兵工作先进个人”、洛阳市“优秀教师”;河南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竞赛三等奖、河南省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优秀指导教师、河南省文明教师、河南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能力竞赛二等奖;指导学生获得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三等奖等荣誉。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及参与课题10余项,获得市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多项。


2024年9月19日带队走访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文物考古技术专业教研室主任 潘付生

潘付生,男,汉族,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教于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文物保护考古学院,承担的课程有田野调查勘探技术、田野考古发掘技术等。1999年郑州大学大学毕业后就职于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后合并为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2004-2007年这三年间攻读郑州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硕士研究生。自工作以来始终在洛阳从事一线考古发掘工作,先后主持或参与了几十个考古工地的发掘和整理工作;参与编写图书《考古洛阳》、《洛阳大遗址-保护与研究》两部;发表考古论文、简报三十余篇。考古发掘代表性遗址有:洛阳西工区九洲池及瑶光殿遗址、洛阳汉德置业五地块隋唐洛阳城宫城嘉豫门遗址、洛阳叉车厂唐宋西晋时期墓地遗址、西工区保利大都会东周汉代墓地(此工地发现了一座出土有升仙药“矾石水”等特殊遗物,特殊墓葬形制的西汉大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该工地还发现了一处隋唐时期的仓窖遗址共有12座仓窖)。其主持的洛阳纱厂西路西汉墓获得“2019年度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20212月通过河南省招才引智工程加入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文物保护考古学院从事考古教学研究工作。

202494日到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邓州工作站发掘现场考察学习


石窟寺保护技术专业教研室主任 张尔宁

张尔宁,女,研究生学历,讲师,任教专业艺术学,现为文物保护考古学院石窟寺保护技术教研室负责人。所承担课程有:工艺美术史、中国古代壁画制作技艺、纸质文物修复技术、装裱技术等。发表论文6篇(含1篇专业类核心),项目结项7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省级精品在线课程1项,指导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省级金奖1获,指导学生荣获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纸质文物修复组三等奖1项,做为执笔人参与教育部与全国文物保护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的《石窟寺保护技术专业标准》、《石窟寺保护技术专业简介》、《高等职业学校石窟寺保护技术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编制工作,参与国家文物局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组织的《文物保护基础知识培训》教材编写工作,参与河南省研学实践教育精品课程1项,获得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2项。获得荣誉: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洛阳职业技术学院“优秀实习指导教师”称号,洛阳职业技术学院“优秀宣传员称号”,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文物保护考古学院2021年、2023年职业技能大赛“优秀辅导老师奖”等。

2024516日,“金平果”第四次发布高职专业群综合竞争力评价数据,第五次发布高职专业排行榜,评价对象包括全国1543所高职高专院校19个专业大类、97个专业类、738个专业、246个全国高水平专业群、1062个群内专业和33所职业本科院校的162个本科专业,对全国各地区、各类型、各高职院校的专业总体实力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价分析。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文物保护考古学院的石窟寺保护技术专业在本次2024高职专业竞争力排行榜位居全国第一。





文物考古技术教研室教师 苗晓斌

苗晓斌,男,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理学博士。现为文物保护考古学院文物考古技术教研室教师,校聘副教授。承担中国古代石刻概论、考古测绘等课程。研究兴趣为科技考古技术、石窟寺保护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工作经历:

2010.07-2024.02 河南省地矿局第一地质矿产调查院

2024.06-至今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文物保护考古学院

代表性著作:

1. Mo endowment of porphyry deposits in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controlled by magmatic water content [J]. Mineralium Deposita, 2023, 58(8): 1499-1518.

2.《华北克拉通南缘晚中生代岩浆作用与斑岩钼成矿》,博士学位论文

获奖情况:

1. 2015年获河南省国土资源厅科技二等奖

2. 2018年获河南省地矿局科技一等奖

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4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上一篇:下一篇: